2023年7月26日,第六屆中國國際兒童時尚周以“少年風華 衣冠儀禮”為主題,在杭州藝尚小鎮正式啟幕!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自黃帝嫘祖植桑育蠶,繅絲織衣,
到秦漢帝國絲綢之路,連接東西。
霓裳羽衣,舞出唐風宋雅的錦繡風華。
在華美服章間,
回顧衣冠上國的炫彩文明;
在緩歌縵舞中,
領略中華服飾文化的博大精深。
由中國國際兒童時尚周組委會舞蹈藝術委員會主任、著名中國舞老師王姣擔任舞蹈導演及編排,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設計師導師、青年設計師胡佳擔任舞臺劇服裝總指導的時尚舞劇《服裝賦 ·衣冠儀禮》首演于中國國際兒童時尚周舞臺。本次演出作為《服裝賦 ·衣冠儀禮》的序曲,以具有磅礴史詩感的“禮”韻中國古典舞開場,配合了秦、漢、唐、宋、明、清30余套服裝,為各位來賓開啟一幅貫穿千古的文明畫卷。
行經典之"禮" 領少年風華
舞蹈編排王姣老師在創作《服裝賦》時,選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儀】做為表達的出發點,將中國傳統文化禮儀用不同的表現方式去釋放、表達和傳承。
/王姣/
《服裝賦·衣冠儀禮》舞蹈導演、編導
以“仁”為禮,以“敬”為禮。子日:“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泱泱華夏,自古都是禮儀之邦。禮之一字,貫穿千古。
北京舞蹈學院民族民間舞系中國舞專業
原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學校中國舞教師
北航空藝術職業學院教學副院長
舞蹈普及教師教學法實戰導師
王姣舞蹈工作室及傲姣盛典創始人
舞蹈導演王姣表示,在此次舞劇的舞蹈表達里,以“仁”為禮,以“敬”為禮。將“行禮”作為的核心動作;以仰視、溫婉、流動,以及中國古典舞中的形神氣律作為元素,來傳遞大氣、堅定和不屈不饒的民族氣概。通過肢體動作的“禮”,來展示服裝將我們穿越到朝代的文明;通過肢體的展現,表述著服裝背后的那份繁榮的驕傲。
《服裝賦•衣冠儀禮》以恢弘大氣的古典舞場面,震撼唯美的服裝表演展開了一幅幅美輪美奐的歷史畫卷,氣勢磅礴,精致絕倫,完美詮釋了中華服飾的文化精髓。
秀 美 華 夏 錦 衣 華 裳
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設計導師胡佳 作為《服裝賦•衣冠儀禮》系列舞臺劇的服裝總指導
立足于新時代國風文化大背景下,旨在打造后疫情時代以服飾文化為核心的新文化體系,展示秦、漢、唐、宋、明、清千年服飾文明。
/胡佳/
《服裝賦·衣冠儀禮》服裝總指導
“一襲千年美 華服正青春”,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的中國傳統服飾,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精美繁復,它是中國古代審美與哲學理念的優秀代表,凝練著歷朝禮儀和政治制度的精髓,承載和記錄著中華歷史文明的發展變遷。
青年設計師胡佳,畢業于泰國藝術大學,獲得哲學(藝術設計)博士學位,曾在時尚之都意大利米蘭Domus Academy獲得碩士學位,中國江南大學獲得學士學位,現任教于百年絲綢學府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
近二十年服裝創作經驗,作品參加“NAFA”中國國際青年裘皮服裝設計大賽,獲得銀獎和銀狐皮最佳設計獎,并積極參與國內外專業藝術展演;在從事大學教育教學期間,指導學生參加國內外專業賽事50余項,并數次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多年以來一直以文化遺產的時尚創新設計為出發點,致力于中國傳統服飾、傳統藝術、歷史文化遺產、時尚創意設計等方面研究與實踐,構建了以傳統工藝文化遺產在時尚創新中的設計方法。
復原款以傳承和梳理各朝代傳統服飾文化符號為主,“知來處,明去處”,復刻各朝代經典服飾款式,展現中華服飾文化匠心精髓與厚重底蘊。
秦代之魄匠心獨運,尋覓靈感于壁畫,秦代風采和歷史厚重在壁畫傳承,融匯秦代服裝端莊與現代兒童美觀性,繁復繡花、金絲點綴,蘊含秦代智慧和藝術精髓,展現簡約典雅;
漢代之威駐足馬王堆漢墓、漢代東平后屯村墓室,深入壁畫,汲取歷史靈感,漢代服飾的莊重威嚴、寬松舒適和古樸簡約,成為核心理念,兒童穿著舒展自如,如同回到漢代歲月;
唐代之盛在華麗絢爛、色彩鮮艷中,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繁華盛世,唐代兒童服裝復刻以活潑天真為基調,融入畫作的華美服飾,宛如珠璣之物,演繹出唐代的華麗與雅致。
宋代之韻是垂墜之美與曲線之美,突出兒童服裝的優雅清麗,猶如古代畫卷中的一抹新綠;
明代之雅于古畫重現,盛裝登場,展示獨特的織金、補子之美,“錦繡前程、協調平衡、艷麗多彩、精致華貴。”展現出千年文化的雅韻華貴。
清代之華葉芳畫境,如詩如畫,清代社會對端莊、典雅和莊重的審美追求,鮮艷明亮的色彩如同彩云飛揚,在穿著中展現出歷史的韻味,讓清代的華彩繼續輝映。
“壯麗華章,文化傳承。”《服裝賦•衣冠儀禮》以恢弘大氣的古典舞場面,震撼唯美的服裝表演展開了一幅幅美輪美奐的歷史畫卷,展現著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讓華彩與童真共舞,讓兒童在表演中感悟歷史的底蘊,穿越千年,感受歷史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