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圖景正在打開,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紡織行業發展面臨著全新形勢、全新任務、全新要求。作為我國紡織產業鏈中穩定發展和持續創新的核心支撐,纖維材料在全產業鏈創新中承載了重要的責任。
如何基于消費趨勢和產業生態挖掘紡織新材料的應用場景和價值?如何圍繞先進纖維材料的開發應用重構產業想象空間?如何著眼終端應用以科技創新的磅礴之力賦能產業升級?在10月16-17日于江蘇盛澤舉辦的2024國際先進纖維材料創新大會,對于這些行業熱點議題給出了新答案。本次大會共分為“先進纖維材料產業發展會議”和“先進纖維材料創新應用會議”兩大篇章,匯聚權威機構、高等院校、纖維企業、面料企業、服裝品牌等創新力量,圍繞先進纖維材料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與應用展開分享交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紡織信息中心黨委書記閻巖,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西安工程大學教授孟家光,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胡松,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任李斌紅,中國紡聯生產力促進部主任、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紡織產品開發中心副主任陳寶建,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副處長吳桐等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研院校的領導和嘉賓;吳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陳琦,吳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盛澤鎮黨委書記陳宇,吳江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委會主任張建華等來自吳江區和盛澤鎮的領導;江蘇新視界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梅鋒,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主任王玉萍,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汪建根,南京天安高分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國敏,南京禾素時代抗菌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緹娜,山東艾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宮兆慶等來自大會支持單位的嘉賓出席會議。
大勢起!產業更新與市場更新齊發力
陳琦在致辭中表示,吳江作為承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示范窗口,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突破性、首創性的成果,為吳江的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她指出,先進纖維材料是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吳江盛澤作為全球紡織行業集聚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充分發揮紡織產業的全鏈條整合優勢,加速布局纖維產業發展,以科技需求為導向,創新科研機構運營模式,攻克了一批核心關鍵技術,不斷拓展纖維新技術與新產品的應用領域,實現了我國纖維新材料的重大創新進展,在加快建設世界級高端紡織產業集群的道路上進一步走深走實。
“對纖維材料的認識、開發和利用的能力,決定著整個紡織工業發展的深度廣度,質量質態。”孫瑞哲在致辭中指出,當前科技創新與產業變革螺旋上升,耦合發展。在智能、綠色、生物經濟的深度融合中,在傳統、新興、未來產業的梯度演進中,先進材料創新正呈現出新的趨勢與特征。發展新質生產力,先進纖維創新是重中之重。對此,他提出了三點期望:一要勇攀高峰,持之以恒,引導纖維新材料高端化發展;二要補齊短板,賦之以能,推動資源要素集聚,攻克發展瓶頸;三要持續深耕,落之以實,加快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商品化進程。
創新力!前瞻視角詮釋產業新升級
在先進纖維材料產業發展會議上,朱美芳、孟家光圍繞先進纖維材料的創新趨勢與,如何注重材料升級和技術創新以滿足消費者對高性能、多功能、可持續的需求等進行主題演講。李斌紅主持會議。
“纖維材料既可以成為紡織工業升級換代的起始原材料,也可以滲透到生物應用、新能源、環境等各方面,包括深海探測、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各個領域。”朱美芳在《全球先進纖維材料發展趨勢》的演講中闡述了化學纖維的發展歷史、創新應用和未來展望。她以國內國際創新產品為例,講述了高性能纖維在現代工業化領域以及柔性纖維在人體健康、醫療康復等健康生活方面的最新應用。她指出,多次工業革命帶來了纖維材料的飛躍發展。在智能時代,AI將通過大數據、數字孿生、虛擬現實、人機接口等技術手段賦能纖維產業發展,全面推動各應用領域的創新升級。
在《全球功能性面料產業發展趨勢》的分享中,孟家光對保健型、防護型、舒適型三大類功能性紗線的生產方式及應用方向進行了詳細解析。他表示,在科技進步、消費者偏好、環保意識、行業應用擴展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消費者對功能性面料的需求著重于舒適性、技術性、可持續性、時尚性及健康性等方面。伴隨著這些需求發展,行業應通過進一步加大功能性面料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優化生產工藝與成本控制、推動綠色生產與可持續發展、加強市場調研與產品定制、建立健全行業標準和認證體系等策略來推動產業發展。
謀商機!勾勒合作共贏新圖景
作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之間的橋梁,科技成果轉化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途徑,更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讓科技創新成果深植沃土、開花結果的關鍵一環。
本次會上舉行了科技創新助力品牌打造合作項目、生物基原紗抗菌抑臭錦綸生產與推廣項目、差異化海藻纖維高端家紡產品開發戰略合作、石墨烯紡織產品合作開發項目、防水透濕納米微多孔膜研發項目、凝聚創新資源形成新質生產力合作項目、超高TiO2含量PET短纖的開發與應用研究項目、差異化功能與智能性針織面料與服裝開發項目、NAO虛擬織布機×Sustens®生物基彈力短纖開發合作項目、古法面料工藝傳承與時尚創新項目、三川×Sustens®生物基彈力短纖合作項目、元氧能量助眠安睡服開發項目、呋喃基聚酯PEF短纖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共13個重點項目的簽約儀式。
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盛澤織造品牌促進會、東華大學、蘇州市吳江區青年商會、西安工程大學等行業高校和科研機構與南京禾素時代抗菌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煙臺明遠創意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艾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六一(中國)有限公司、盛意成石墨烯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吳江市漢塔紡織整理有限公司、上海德福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紹興惠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寶雞金健數碼針紡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青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海凱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吳江市六福紡織有限公司、浙江華萃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三川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太極石股份有限公司、汕頭市意大來制衣實業有限公司、合肥利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上下游企業,將圍繞先進纖維材料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開展協同合作,進一步推進產學研融合的深層次發展,為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未來力!多維度探討引領新趨勢
在主題對話環節,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研發副部長張林以“前沿紡織材料創新動向”為主題,圍繞先進材料的發展情況與應用趨勢,與來自纖維、面料和終端應用的企業嘉賓展開了前瞻性探討。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先進材料部主任、先進納米復合材料創新中心主任呂衛幫指出,納米材料的性能好,尺度缺陷小,可調配結構多,強度和導電性優于傳統材料。他表示,納米材料不僅能為可穿戴織物實現高效的熱管理,還能夠利用太陽能使織物具備電池功能。
蘇州羅曼羅蘭時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盛澤織造品牌建設促進會會長徐德榮表示,集團精選專業的上游合作要素方以及下游品牌客戶,打造面向不同消費人群和需求的多個子品牌,形成全產業鏈的聯動創新。對于加強品牌建設,他建議除了創新外,還要借力區域優勢,找準細分賽道,舍得投入,貴在堅持。
“永榮錦江‘三根紗’系列產品的成功研發,有賴于行業專業機構和上下游企業的支持,通過開展品牌萬里行、錦綸產品開發應用獎評審等活動,促進了纖維的開發與應用。”汪建根表示,紡織企業以觀念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以及要素創新,打造品牌優勢,為建設紡織強國貢獻力量。
九州星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任大賢指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抗沖擊性能、防切割性能、高導熱性能,在服裝和家紡領域具有極大應用潛力。隨著創新產品的開發和利用,該纖維在民用領域還可以通過耐溫性能的提升、染色性能的提升以及性價比的提升進一步拓展應用方向。
羅萊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研發總監宮懷瑞表示,羅萊家紡實施多品牌戰略,主品牌羅萊及子品牌羅萊CASA定位國內高端市場,2015年代理的內野品牌則以無捻技術毛浴巾著稱。公司在材料創新方面表現突出,早期就采用了納米金屬和覆膜技術等尖端技術和材料,積極對接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
張林表示,材料創新需要從技術創新、產品與市場融合創新、品牌力提升三方面發力。希望紡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協同合作,共同將更多前沿、創新的纖維產品推向市場,構建強有力的競爭優勢,推動紡織行業向高附加值領域邁進。
應用力!延伸再造發展新優勢
先進纖維材料創新應用會議圍繞先進纖維材料的技術革新、應用拓展與協同開發展開了深入探討,進一步推動了纖維價值的延伸與再造。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總工程師宋富佳主持會議。
陳寶建在《新材料新技術在終端創新產品中的應用分析》中從科技與綠色兩個方面對行業企業的產品開發實踐案例進行了分析。他表示,科技產品需要從材料、技術、化學品三個維度發力創新,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和差異化需求。而紡織材料、紡織技術和生態環保認證則決定了生態環保紡織品在應用中的具體體現。他呼吁企業在再生產品、少水無水染色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技術、數碼印花+植物染技術的結合、碳足跡標簽認證等領域持續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當下,功能性、產品質量、材質技術成為消費者選擇戶外用品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新型功能性纖維材料技術突破與產品革新》分享中,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研發資深工程師金志學從抗菌原理、制備工藝、抑臭水平等維度,對永榮錦江與禾素時代共同打造的非溶出性原紗抗菌抑臭錦綸纖維的進行了詳細介紹。他指出,該纖維的有效成分OPHB具有環保無污染、安全無毒害、長效抗菌耐洗等優勢。這一創新成果未來有望在貼身內衣、嬰幼兒童服裝、寶媽孕婦裝、老年人服裝、運動服、商務裝等領域獲得重點應用,實現健康穿著。
廣州市匯美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曲晶在《高品質陸地長絨棉賦能國潮女裝新質發展》中指出,從“風格品牌”到“心智品牌”,茵曼品牌選用優質高品質棉標準,加強產品“高品質、國貨好棉”背書,構筑了“舒適棉麻”新標準,講好中國品牌好故事。她表示,超過80%的消費者表示愿意為使用高品質原材料的服裝支付更高價格,品牌要溯源高品質棉產地,從營銷層錨定“好棉花,好品牌”印象。
廣州凱樂石運動科技有限公司面料開發專家馬長彪在《專業戶外運動的面料開發與材料應用》中分享了公司多年來一直深耕于功能服飾防護裝備領域的經驗和心得。凱樂石以戶外裝備的高標準進行研發,遵循專業化、輕量化、場景化要求。研發團隊與全球頂尖戶外用品材料供應商合作,在實際場景中打磨產品。未來,公司對高強度、高蓬松等性能的纖維材料有更多合作開發的訴求,希望與產業鏈上下游攜手,共同推動專業級戶外運動面料賽道的發展。
“面對紡織行業高成本、弱需求的階段性困境,企業應聚焦差異化開發,提高產品的‘含智量’‘含綠量’和‘含金量’”。江蘇蘇美達輕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研發管理部副總經理張明禮在《構建核心競爭力,促進高質量發展》中指出,企業可協同產業鏈上下游優化面料集采流程,實現資源共創。同時也要聚焦可持續發展,關注再生錦綸、生物基纖維等可持續原材料的國際發展動向,通過建立綠色工廠、認證綠色產品和構建能源管理體系等方式降碳減排,助力產業綠色轉型。
展實力!百花齊放爭芳菲
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持續創新單位”名單發布儀式在會上舉行。愛慕股份有限公司等75家優秀紡織服裝企業連續4年申報并獲選“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展現出了強勁的開發水平和創新實力,以高品質供給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論壇現場,一系列創新產品亮相纖維創新成果展示區。展區匯集了立新集團、京奕特種纖維、佳力高纖、禾素時代、永榮錦江、艾文生物、九州星際、海凱生物、三川紡織、青甲智能、太極石、意大來、德福倫、利夫生物、惠群新材料、漢塔紡織、盛意成、六福紡織等優秀纖維、紗線、面料和科技企業,呈現了企業在海藻纖維、功能性錦綸纖維、生物基纖維、聚酯短纖維等先進材料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產品多維展現了創新纖維在女裝、男裝、運動、內衣等多個領域的開發設計與創新應用,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深度交流,搭建了互惠合作的協同創新平臺。
當下,基礎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演進,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現代紡織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新征程已經開啟。纖維材料作為紡織產業體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對加快中國紡織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躍升具有重要意義。探索紡織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源頭動向,尋找全球紡織新機遇與乘風破浪的新航向,精彩還在繼續!
(免責聲明:本文文字和圖片等所有信息系品牌(主辦)方或品牌(主辦)公關方提供,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之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